“推動架”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及工藝裝備全套課程設計任務書
- 文件介紹:
- 該文件為 rar 格式(源文件可編輯),下載需要
20 積分
-
- 序言
機械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,現代制造業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、生活方式、經營管理模式乃至社會的組織結構和文化。生產的發展和產品更新換代速度的加快,對生產效率和制造質量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,也就對機械加工工藝等提出了要求。
在實際生產中,由于零件的生產類型、形狀、尺寸和技術要求等條件不同,針對某一零件,往往不是單獨在一種機床上用某一種加工方法就能完成的,而是需要經過一定的工藝過程。因此,我們不僅要根據零件具體要求,選擇合適的加工方法,還要合理地安排加工順序,一步一步地把零件加工出來。
一、 零件的分析
(一)零件的作用
題目所給定的零件是B6065牛頭刨床推動架,是牛頭刨床進給機構的中小零件,φ32mm孔用來安裝工作臺進給絲杠軸,靠近φ32mm孔左端處一棘輪,在棘輪上方即φ16mm孔裝一棘爪,φ16mm孔通過銷與杠連接桿,把從電動機傳來的旋轉運動通過偏心輪杠桿使推動架繞φ32mm軸心線擺動,同時撥動棘輪,帶動絲杠轉動,實現工作臺的自動進給。
(二)零件的工藝分析
由零件圖可知,其材料為HT200,該材料為灰鑄鐵,具有較高強度,耐磨性,耐熱性及減振性,適用于承受較大應力和要求耐磨零件。
由零件圖可知,φ32、φ16的中心線是主要的設計基準和加工基準。該零件的主要加工面可分為兩組:
1.φ32mm孔為中心的加工表面
這一組加工表面包括:φ32mm的兩個端面及孔和倒角,φ16mm的兩個端面及孔和倒角。
2.以φ16mm孔為加工表面
這一組加工表面包括,φ16mm的端面和倒角及內孔φ10mm、M8-6H的內螺紋,φ6mm的孔及120°倒角2mm的溝槽。
這兩組的加工表面有著一定的位置要求,主要是:
(1)φ32mm孔內與φ16mm中心線垂直度公差為0.10;
(2)φ32mm孔端面與φ16mm中心線的距離為12mm。
由以上分析可知,對這兩組加工表面而言,先加工第一組,再加工第二組,然后借助與專用夾具加工另一組表面,并且保證它們之間的位置精度要求。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