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課程設計 功率9.74kw 傳動比20
- 文件介紹:
- 該文件為 rar 格式(源文件可編輯),下載需要
20 積分
-

- 1 前言
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是學生第一次較全面的在機械設計方面的訓練,也是機械設計課程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,其目的是:第一、通過機械設計課程設計,綜合運用機械設計課程和其它有關先修課程的理論和知識,結合生產實際知識,培養分析和解決一般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,并使學生知識得到鞏固,深化和擴展。第二、學習機械設計的一般方法,掌握通用機械零件部件、機械傳動裝置和簡單機械的設計原理和過程,第三、進行機械設計基本技能的訓練,如計算、繪圖、熟悉和運用設計資料(手冊、圖冊、標準和規范等)以及使用經驗數據,進行經驗估算和數據處理等。
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的題目是帶式運輸機的傳動裝置的設計,設計內容包括:確定傳動裝置總體設計方案,選擇電動機;計算傳動裝置運動和動力的參數;傳動零件,軸的設計計算;軸承,聯軸器,潤滑,密封和聯接件的選擇與校核計算;箱體結構及其附件的設計;繪制裝配工作圖及零件工作圖;編寫設計說明書;畢業設計總結;最后完成答辯。
8 齒輪和軸承潤滑方法的確定
8.1 齒輪潤滑方法的確定
由于低速級齒輪周向速度低,所以采用浸油潤滑,浸油高度約為六分之一大齒輪半徑,箱體內選用SH0357-92中的50號潤滑,裝至規定高度。
8.2 軸承潤滑方法的確定
因為傳動裝置屬于輕型的,且傳速較低,所以采用脂潤滑。
9 密封裝置的選擇
選用凸緣式端蓋易于調整,采用密封圈實現密封。
密封圈型號按所裝配軸的直徑確定為(F)B25-42-7-ACM,(F)B70-90-10-ACM。
軸承蓋結構尺寸按用其定位的軸承的外徑決定。
10 結論
由于時間緊迫,所以這次的設計存在許多缺點,比如說箱體結構龐大,重量也很大。齒輪的計算不夠精確等等缺陷,我相信,通過這次的實踐,能使我在以后的設計中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工作,有能力設計出結構更緊湊,傳動更穩定精確的設備。
目 錄
1 前言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2 傳動裝置的總體設計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2.1比較和選擇傳動方案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2.2選擇電動機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2.3 計算總傳動比和分配各級傳動比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2.4 計算傳動裝置運動和動力參數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3 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3.1 第一級齒輪傳動設計計算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3.2 第二級齒輪傳動設計計算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4 畫裝配草圖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4.1 初估軸徑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4.2 初選聯軸器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4.3 初選軸承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4.4 箱體尺寸計算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5 軸的校核計算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5.1 高速軸受力分析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5.2 中速軸校核計算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5.3 低速軸校核計算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6軸承驗算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6.1 高速軸軸承驗算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6.2 中速軸軸承驗算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6.3 低速軸軸承驗算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7 鍵聯接的選擇和計算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7.1 高速軸與聯軸器鍵聯接的選擇和計算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7.2 中間軸與大齒輪鍵聯接的選擇和計算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7.3 低速軸與齒輪鍵聯接的選擇和計算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7.4 低速軸與聯軸器鍵聯接的選擇和計算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8 齒輪和軸承潤滑方法的確定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8.1 齒輪潤滑方法的確定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8.2 軸承潤滑方法的確定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9 密封裝置的選擇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0 結論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參考文獻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致謝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...